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当有“也”字。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当再有“风”字。触五藏,邪气发病(不接)。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故冬不按蹻,春不鼽衄(不接),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不协),而汗出也。夫精者,身之本也(数语蜿蜒曲屈,搏捖(31)有力)。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平人脉法也(不接)。

故曰(不接):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内下笔致妍秀清畅,琅琅可诵)。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一句渡下)。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藏府中阴阳,则藏者为阴,府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府皆为阳。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横插一笔,姿态横生),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一笔锁住,长剑倚天),故以应天之阴阳也(应醒)。

帝曰:五藏应四时(直下一句呼起),各有收受乎?岐伯曰: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故善为脉者(收束谨严),谨察五藏六府,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32)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

一篇清疏鲜妍(33)文字,惜乎脱简。读者但当领其风采,不必求其篇法。

【注释】

(1)鼎湖:指帝王崩逝。

(2)岐:顾本作“歧”。以下皆同。

(3)其:据上文,当作“者”。

(4)甲里事:义不明,待考。

(5)酣足:痛快满足。

(6)道力:修身养性之功力。

(7)拶(zǎn攒):压紧。指文章布局紧凑。

(8)列眉:两眉对列,谓真切无疑。

(9)顾本“行不欲离于世”后有“被服章”三字。王冰注:“新校正云,详被服章三字疑衍,此三字上下文不属。”

(10)宣圣:指孔子。

(11)中行狂狷(juàn卷):《论语·子路》中“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的缩写。中行为正行,狂狷为妄行。狷,急躁。

(12)奇横:奇特。

(13)img2缊:古代指天地阴阳二气交互作用的状态。

(14)浑穆:质朴淳和。

(15)八荒:八荒也称八方,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八面方向,此泛指四面八方遥远之地。

(16)夭矫:纵恣貌。《文选·张衡<思玄赋>》:“偃蹇夭矫,娩以连卷兮。”李善注:“夭矫,自纵恣貌也。”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三:“余尝见碑本,字势夭矫,洒落奇妙。”

(17)游衍:优游宽衍、从容不迫的样子。

(18)摇曳:优游自得貌。

(19)峥嵘:不凡。

(20)弗能害也:顾本后有“此因时之序”五字。

(21)所:《太素·调阴阳》作“行”。

(22)拱卫:环绕。

(23)旌旆(jīngpèi京配):亦作“旌斾”,指旗帜。

(24)冠冕:古代帝王、官员所带的帽子。此犹言文辞光彩。

(25)甘:《太素·调阴阳》作“苦”。

(26)苦:《太素·调阴阳》作“甘”。

(27)湊理:湊,通“腠”。《通假字汇释》按:古“湊”“腠”同源字,“腠理”古多通作“湊理”。

(28)坚卓:谓准确卓绝。

(29)提掇(duō多):提及。

(30)典谟:《尚书》中《尧典》《舜典》和《大禹谟》《皋陶谟》等篇的并称。

(31)搏捖(guā刮):拍击、击打义。

(32)心:《太素·阴阳杂说》作“之”。

(33)鲜妍:光彩美艳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