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皮肤的体温调节作用

1.皮肤是体温调节的一个重要器官,它通过温度感受器向体温调节中枢传送环境温度的信息,同时又作为体温调节的效应器,通过辐射、对流、传导、蒸发对体温进行调节。一般情况下,辐射可以散发热量的60%。对流、传导和蒸发散热较少,但当外界温度高于或等于皮肤温度时,辐射、对流和传导散热的方式停止,蒸发成为机体散热的唯一途径。

皮肤在体温调节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外界温度或某些疾病使体温发生变化时,皮肤及内脏的感觉神经末梢产生的神经冲动和血液温度的变化作用于视丘的体温调节中枢,然后通过交感神经调节皮肤血管的收缩和扩张,从而改变流经皮肤中的血流量,促进热量的扩散,以调节体温,使体温经常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

2.皮肤的动脉在乳头下层形成动脉网,皮肤的毛细血管异常弯曲,进而形成丰富的静脉丛,足、手、唇、鼻和耳等处的皮肤有丰富的血管球。交感神经系统敏感地控制着流经皮肤血管的口径。当外界温度升高时,交感神经功能降低,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通过皮肤血管网的血流量增多,散热量增加,使体温不致过度升高。当外界温度降低时,交感神经功能加强,皮肤的小动脉收缩,流经皮肤中的血液量减少,减少热量的丢失,可防止体温过度降低。皮肤中浅层和深层血管丛的扩张和收缩有效地控制了流经皮肤的血液量,从而有效的控制人体体温。

3.皮肤含有丰富的小汗腺,汗液蒸发(不显性及显性出汗)可带走较多热量,每毫升汗液的蒸发,可带走约2 450J即585cal的热量。当外界温度高、湿度大时,汗液不易蒸发,不利散热,出现闷热感。冬季出汗少,则减少热的消耗,防止体温降低。皮下脂肪组织有隔热作用,在寒冷环境中可以减少体热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