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血管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
- 李庆印主编
- 1457字
- 2025-03-14 22:00:07
第七节 酸碱平衡及血气分析
一、酸碱平衡的调节
1.酸碱平衡的概念
人体调节体液pH维持在一定范围的过程称为酸碱平衡。病理情况下,机体可出现酸碱超负荷、严重不足和调节机制障碍,导致体液内环境酸碱稳态破坏,造成酸碱平衡紊乱。
酸碱平衡是人体维持正常的代谢与生理功能所必需,缓冲系统维持血浆正常pH 7.35~7.45。
体内酸碱物质的代谢如下:

2.酸碱平衡的调节途径
(1)体液缓冲系统:
由弱碱及其相对应的缓冲碱组成。有三大主要的缓冲对:碳酸氢盐缓冲对()、磷酸盐缓冲对(
)和蛋白质缓冲对(HPr/Pr-)。其中 H2CO3/
占总量的1/2以上,并可通过肺排出二氧化碳和肾重吸收
进行开放调节。
(2)肺的调节:
通过改变肺泡通气量来控制CO2的排出量,以进行酸碱调节。
(3)肾的调节:
主要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H+、重吸收和排
(谷氨酰胺)进行调节。
(4)细胞内外离子交换:
主要通过H+、K+与和Cl-的离子交换进行调节。
当机体发生酸碱失衡时首先启动的是体液缓冲系统,然后再通过肺脏和肾脏进行调节。就代偿速率而言机体具有“肺快肾慢”的特点。体液缓冲系统反应迅速,但作用不能持久;肺调节作用效能最大,30min达高峰;细胞缓冲在3~4h后发挥作用;肾的调节作用最慢,数小时后起作用,3~5d达高峰。
二、血气分析的常用指标及临床意义
1.pH
反映体内酸碱平衡的综合情况。参考值范围7.35~7.45。
2.碱剩余(base excess,BE)
帮助诊断是否有酸碱平衡的紊乱,用酸或碱将1L全血滴定至pH=7.4时所用的量。参考值范围-3~3mmol/L。
3.碳酸氢根()
可由标准碳酸氢盐(standard bicarbonate,SB)和实际碳酸氢盐(actual bicarbonate,AB)表示。参考值范围 22~27mmol/L。降低:代谢性酸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代偿期
升高:代谢性碱中毒或呼吸性酸中毒代偿期。
4.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
主要反映酸碱平衡中的通气情况,是衡量呼吸性酸、碱中毒的唯一指标。参考值范围35~45mmHg。
5.动脉氧分压(PaO2)
指动脉血中物理溶解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分压。它不仅反映了血浆中物理溶解的氧含量,而且影响血氧饱和度,是决定氧运输量的重要因素。参考值范围80~100mmHg。随着年龄的增大,PaO2会有所下降。60岁以上者,每增长一岁,正常PaO2的低限会降低1mmHg。临床上根据PaO2的数值将缺氧分为轻、中、重度低氧血症三种类型:
(1)轻度低氧血症:
PaO2 60~79mmHg(8.0~10.5kPa)。
(2)中度低氧血症:
PaO2 40~59mmHg(5.3~7.8kPa)。
(3)重度低氧血症:
PaO2 < 40mmHg(< 5.3kPa)。
6.SaO2
指动脉血中血红蛋白实际结合的氧量与所能结合的最大氧量之比。SaO2 =氧合血红蛋白/血红蛋白×100%,正常值为95%~98%。
三、影响血气分析结果的因素
1.心理因素
因精神紧张所致的快速呼吸会造成过度通气,导致 PaCO2下降。
2.进行氧疗时
在血气分析前需停止吸氧30min后再采血,以保证血气数值的客观性。
3.空气进入血气标本
在留取血气标本时,如果空气进入标本中,会使血中PaO2 升高而PaCO2下降。
4.标本送检时间
采集血气标本后如果不能及时送检,应将血标本放入冰箱内冷藏,最长不能超过2h。在室温存放过久,会由于血细胞的代谢导致PaO2下降而PaCO2上升。
四、酸碱失衡的判断
血液酸碱度测定指标很多,最重要的是pH、PaCO2和BE(或),它们被称为酸碱平衡三要素。对这3项指标的分析在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中pH反映体内酸碱平衡的综合情况,PaCO2反映呼吸性酸碱失衡情况,BE(或
)反映代谢性酸碱失衡情况。
五、简易的血气分析判读
第一步:分析 pH, < 7.35 为酸中毒; > 7.45 为碱中毒。
第二步:分析 PaCO2, < 35mmHg 为呼吸性碱中毒; > 45mmg 为呼吸性酸中毒。
第三步:分析, < 22mmol/L 为代谢性酸中毒; > 27mmol/L 为代谢性碱中毒。
第四步:分析 BE, < -3mmol/L 为代谢性酸中毒; > 3mmol/L 为代谢性碱中毒。
第五步:分析PaO2,判断缺氧程度见本节“二、血气分析的常用指标及临床意义”。
第六步:综合分析,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