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草纲目》医案译注
- 徐荣鹏编著
- 1101字
- 2025-03-14 23:53:25
(三)不寐
1.离魂恶梦
【出处】
《本草纲目·卷9·丹砂·发明》
【原文】
夏子益《奇疾方》云:凡人自觉本形作两人,并行并卧,不辨真假者,离魂病也。用辰砂、人参、茯苓,浓煎日饮,真者气爽,假者化也。《类编》云:钱丕少卿夜多恶梦,通宵不寐,自虑非吉。遇邓州推官胡用之曰:昔常如此。有道士教戴辰砂如箭镞(zú)者,涉旬即验,四五年不复有梦。因解髻中一绛囊遗之。即夕无梦,神魂安静。道书谓丹砂辟恶安魂,观此二事可征矣。
【译文】
夏子益《奇疾方》记载:凡是感觉自己的身形分成两个人,一起行走,一起睡卧,不能分辨真假的,是离魂病。用朱砂、人参、茯苓,浓煎,每日饮服,真的神清气爽,假的逐渐消失。《类编》记载:少卿钱丕夜眠时多做恶梦,通宵不能熟睡,自己认为不是好事。遇到邓州推官胡用之,胡用之说:我过去也经常像你这样,有一道士教我佩戴箭镞状(箭头上的金属尖物)的朱砂,经过十日便有效验,四五年不再做梦。于是解开头顶发髻中的一个红色口袋送给他。钱丕如法使用,当天晚上睡觉即没有做梦,神魂安静。道家之书认为丹砂能辟恶安魂,看到这两则病案,可以作为证明了。
【解读】
《奇疾方》中的离魂病是精气大虚,魂魄不能依存于躯体之内,游走于外所致。方中人参大补元气,朱砂镇惊安神,茯苓宁心安神。每日服用,使元气得复,则人觉清爽,游魂归宅,则假者消失。
朱砂甘寒质重,寒能降火,重可镇怯,既可重镇安神,又可清心安神,为镇心泻火、安神定志之药。《类编》中的恶梦案将朱砂佩戴于头顶的发髻中,是将朱砂的重镇安神之功直接作用于脑部,故能止恶梦、安神魂。此法颇具借鉴意义,笔者临证碰见恶梦纷纭的患者,常在内服汤药的同时,开朱砂50g,布包,放于枕旁,可以提高疗效。
2.离魂异疾
【出处】
《本草纲目·卷12·人参·附方》
【原文】
离魂异疾:有人卧则觉身外有身,一样无别,但不语。盖人卧则魂归于肝,此由肝虚邪袭,魂不归舍,病名曰离魂。用人参、龙齿、赤茯苓各一钱,水一盏,煎半盏,调飞过朱砂末一钱,睡时服。一夜一服,三夜后,真者气爽,假者即化矣。夏子益《怪证奇疾方》。
【译文】
魂魄离身这种奇怪的病证:有一人睡觉时则觉得身外有身,外形一样,毫无差别,但是不说话。人卧则魂归于肝,这是由于肝虚而邪气侵袭,魂不归舍,病名称为离魂。取人参、龙齿、赤茯苓各一钱,水一盏,煎取半盏,调飞过朱砂末一钱,睡前服用。一夜服一次,三夜之后,真者神气清爽,假者逐渐消失。(夏子益《怪证奇疾方》)
【解读】
案中认为离魂病是由肝虚邪袭所致,方中人参大补元气,且具有安神益智之功;龙齿归心、肝经,功能镇惊安神;赤茯苓渗利湿热,使邪有出路;朱砂既可重镇安神,又能清心安神。诸药合用,共奏补虚祛邪、安神定魂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