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病因学

意识障碍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一种严重的脑功能障碍,由于意识障碍病情复杂、变化快,且致残率和死亡率高。因此,及时准确分析病因,做出判断,是抢救成功与失败的关键。意识障碍患者的发病原因众多,按照损伤部位分类,主要包括神经系统疾病和非神经系统疾病,其中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包括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颅内肿瘤和颅内感染等,非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包括有毒气体中毒、酒精中毒、心力衰竭、肺性脑病、溺水、窒息等;按照外伤分类,主要分为外伤性和非外伤性。

一、意识障碍病因分类

在所有病因中,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意识障碍的首位病因,非外伤性病因主要包括脑卒中和缺氧性脑病(如心肺复苏后、中毒等)。(表1-3-1)

表1-3-1 意识障碍病因分类

二、意识障碍病因特点分析

据统计,TBI患者中高达14%的患者经抢救后长期处于植物状态或最小意识状态。颅脑外伤在中国的年发生率为(55~64)/10万人,且发病率以每年4.67%的速度增加。脑卒中由于脑部循环障碍、脑组织坏死破坏神经结构及功能从而出现意识障碍。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心肺复苏抢救成功后患者出现的最严重并发症之一,众所周知,大脑缺氧5分钟后将会受到不可逆的损害,其中主要表现是意识障碍,部分患者发展成为持续性植物状态。此外,不同病因导致的意识障碍预后也具有差异性,研究发现,与颅脑外伤相比,非颅脑外伤所导致的意识障碍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