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 许政敏 刘大波主编
- 587字
- 2025-03-18 19:07:42
第七节 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
气管异物吸入最常见于1~3岁的幼儿,大多数(95%)异物存在于右侧主干支气管。进食或玩耍时窒息、持续性咳嗽或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喘息的病史可能是唯一的表现。如果异物太大而不能通过隆突,异物就会嵌顿在主气管(< 5%)。气管异物的征象包括伴有或不伴有异常声音的刺耳咳嗽、双向喘鸣或完全性气道阻塞。这类手术的麻醉管理取决于阻塞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在进食时或之后不久吸入异物的儿童会增加饱胃的风险。静脉注射甲氧氯普胺(0.15mg/kg)可加速胃排空,但不能保证胃完全排空。在饱胃合并气道异物的麻醉管理中,优先关注气道并且建议进行吸入性麻醉诱导。
气管异物麻醉管理的主要争议之一是在支气管镜检查期间是否控制通气或允许自主呼吸。保留自主呼吸,使得手术医生可通过气管镜直接使用钳子“抓住”异物从气道中取出。呼吸衰竭或麻醉状态下不能维持有效通气的病人应控制呼吸。通常使用纯氧合并七氟醚或基于异丙酚的全凭静脉麻醉进行保留自主呼吸的麻醉。七氟醚是首选的吸入麻醉剂,因为它能够维持自主呼吸,不会引发上呼吸道反射,并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异丙酚可维持稳定的麻醉深度,不依赖于气道,并且不会使手术室人员暴露于泄漏出来的麻醉废气中。也可吸入七氟醚合并静脉使用异丙酚或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由于异物的存在,患儿气道具有高敏感性,在喉部和气管黏膜之间局部喷洒利多卡因(3~4mg/kg)可用于抑制气道反射并防止咳嗽和支气管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