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本书受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出版经费资助
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出版编委会
“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出版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序
绪论
一 区域范围:秦汉语境中的“西南”
二 知识范畴:民族地理观研究与历史民族地理学
三 研究回顾
四 研究材料与方法
五 研究思路、篇章安排及相关问题的说明
上篇 族群分布格局的演进
第一章 巴蜀及其边缘地区群体分布格局的演进
第一节 蜀国族群的活动空间及其族群结构问题
第二节 巴国的族群结构及族群分布
第三节 蜀西氐羌群体的分布
第四节 蜀西“夷”群体的分布
第五节 “胡人”的迁入、分布与流向
第二章 牂牁、益州、永昌地区族群分布格局的演进
第一节 夜郎族群的分布
第二节 滇国的族群结构及其分布
第三节 昆明族及其分布与迁徙
第四节 哀牢的族群结构及其分布
第三章 汉族群体分布格局的拓展与“汉夷”格局的演变
第一节 战国时期北方群体的迁入
第二节 西汉时期北方群体的迁入及汉族群体的分布格局
第三节 东汉时期汉族群体的多向迁徙与分布格局演变
第四节 “汉夷”格局的演变
下篇 民族地理观的建构
第四章 疆域变迁与族群政治地理空间建构
第一节 上古作为方位、地域的西南
第二节 地缘因素与西南疆域的形成
第三节 “徼”界变迁与中古族群政治地理空间的初步构型
第五章 施治措施与族群政治地理空间的结构化、秩序化
第一节 武帝广关后西南区域族群政治地理空间的结构化
第二节 政区、施治与族群政治地理空间的结构化、秩序化
第六章 区域意象、族群意象与民族地理观分区
第一节 区域意象及其差序格局
第二节 族群意象的差异
第三节 民族地理观分区
第七章 民族地理观生成的地理机制
第一节 自然地理因素与民族地理、民族地理观
第二节 人文地理因素对民族地理观的影响
结语
附表
附表1 秦汉道的分布
附表2 秦汉时期西南区域不同形制墓葬及其数量分布
附表3 云贵地区青铜扣饰统计
附表4 《华阳国志》所载汉晋时期籍贯可考大姓数、士女数统计
附表5 《三国志·蜀书》所载蜀汉籍贯可考人物
附表6 秦汉西南封泥所见长、丞、尉印
附表7 战国秦汉时期西南区域汉族群体移民的迁徙源地、迁徙地简表
附表8 战国至汉末西南主要族群分布与演进简表
参考文献
后记
更新时间:2025-04-28 19:59:24